近年來,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鐵路運輸優勢助力南向通道建設,積極助力云南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昆明局集團公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部署,按照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部署要求,依托云南區位優勢,進一步提升跨境貨運能力,為云南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強勁動能。云南對內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對外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在云南綿延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背靠滇越米軌鐵路、昆玉河準軌鐵路的河口口岸和依托中老鐵路的磨憨口岸已成為云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據昆明海關統計,2022年,云南省外貿進出口額達3342.3億元,較2021年增長6.3%。
助力云南對外開放行穩致遠,鐵路主動擔當、先行先為。昆明局集團公司依托滇越米軌鐵路和昆玉河準軌鐵路雙線并行特點,高質量組織跨境客貨運輸,暢通國際運輸大動脈,打造了固定裝車地點、固定運行線路、固定車次、固定時間、固定價格的“五定班列”,打響了中越國際聯運貨運品牌,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提供可靠的運輸保障。
中越國際聯運“五定班列”開行以來,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以及印度尼西亞的煤炭等貨物不斷擴充中越國際聯運規模,鐵路吸引區輻射面逐步加大;截至4月17日,累計開行8846列、運輸貨物279.13萬噸,在云南和南亞東南亞各國間搭建起穩定高效的運輸通道,為中越兩國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運力保障。
跨越山河、聯結友誼、造福人民的黃金大通道同樣為昔日邊陲變身對外開放前沿作出了積極貢獻。中老鐵路通車以來,昆明局集團公司聚焦“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充分發揮“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通關速度快、運行速度高、到貨時間可控等優勢,助力云南暢通南向開放大通道,為沿線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
作為中老鐵路貨運明星產品,“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定點、定時、定線的優勢與“鐵路快通”模式的疊加,提高了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為果蔬、鮮花等運輸時限要求高的貨物開辟了綠色通道,深受貨主青睞。從王家營西站發出,“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26小時就可抵達老撾首都萬象,方便云南琳瑯滿目的商品快速銷往東南亞國家,同時東南亞的熱帶水果也能及時進入國內市場。便捷的通道降低了商品在運輸途中的損耗,為云南省進出口貿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貨主選擇中老鐵路發運貨物。
4月13日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首發當天,云南省社會科學院蘇義生博士乘坐昆明南開往萬象的D887次列車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表示,中老鐵路是云南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點。
中老鐵路通車以來,呈現客貨運輸兩旺的蓬勃發展態勢。貨運規模迅速增長,貨物品類日益豐富,輻射范圍不斷擴大。在中老鐵路的帶動下,2022年云南省對老撾進出口值增長超過30%,“云品出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為沿線州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目前,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貨物運輸已覆蓋老撾、泰國、緬甸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貨物品類由開通初期的10多種擴展至電子、光伏、冷鏈水果等1200多種,跨境貨物列車由開通初期的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4列。截至4月13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跨境貨物363萬噸。
依托跨省域、越國界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鐵路已成為國內市場和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之間的黃金橋梁和重要紐帶。鐵路人正以開放的思維、務實的舉措,為云南把交通區位優勢、內需市場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貢獻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