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關鍵焊縫焊接時,在規定的工藝要求之外,每焊一層,孫景南都會拿丙酮再擦一遍:“風動工具噴口剛上完油,油點飛出來易成為氣孔?!变X合金焊接過程中,即便是再細微的缺陷,如果不清理干凈,焊完后也會成為較大的缺陷,孫景南介紹,“比如焊完第一層的小氣孔,到第二層焊接的時候,就會浮上來變大一點,等焊完就會聚集成很大的氣孔,特別容易超標?!?/div>
超高的悟性、長期的經驗積累,以及女性特有的細致、耐心,賦予孫景南獨特的焊接優勢。她親手處理的焊接工序從無返工和質量問題,這也是她從一名普通的焊工成長為首席技能專家的秘訣,她說:“工匠的‘匠’,從字形上看,外面是一個框,里面是一個‘斤’,我理解就是在有限的領域中,對自己斤斤計較一點?!?/div>
在復興號CR300AF型動車組車體的焊制過程中,由于公司缺乏相關基礎,前期的工藝評定比較困難。在進行鋁合金車體關鍵部件牽枕緩的組焊時,工人焊一次返工一次,依然沒能通過,這直接影響后面工序的開展。
鋁合金焊接最多只允許返工兩次,如果還不達標,產品只能報廢。關鍵時刻,公司把這個任務交到了孫景南手上。經驗豐富的她通過反復試驗,調整了焊接坡口幾何形狀及尺寸參數后,成功解決問題。從那以后,同事們都稱孫景南為鋁合金焊縫的“終極保險”,一旦需要第二次返工,必須由她操作,且從未失手。
多年來,孫景南積極服務生產一線,參與鋁合金項目、不銹鋼項目、動車項目的生產;主持完成了公司CRH6A項目大橫焊接模擬試驗、鋁合金B型車體總成內部橫焊縫工藝改進試驗等項目。
2018年,在公司時速250公里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車體試制項目中,孫景南牽頭組織成立了“250公里工藝試驗黨員攻堅隊”,開展關鍵部位一比一模擬實況焊接工藝試驗60余項,率領黨員團隊攻克了司機室前窗骨架組焊變形等技術難關10余項,用時45天便完成了首輛車試制,創造了中國高鐵制造“新速度”。
工作重心轉移——“總教頭”創新育人方式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標準,為了讓更多的年輕技術人員勝任高速動車車體焊接工作,2011年,公司組建以孫景南名字命名的“孫景南技能專家工作室”,成為生產一線焊接員工技能提升、技術攻關、重大項目執行保證的基地和課堂。從此,孫景南的工作重心也從車間的一線焊接轉為工作室的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
“想象一下,熔池就是荷葉上面的水滴,當水滴液面下沉時,就是你能焊透的時候。如果水滴非常飽滿,一直翻滾著不下去,那肯定沒焊透;但如果下去速度太快,跟不上,那可能就會焊穿了?!?/div>
孫景南講話不緊不慢。她循循善誘、潤物無聲,培訓青年焊工時將自己掌握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
多年來,孫景南先后完成培訓63批次,授課1636課時,教授2219人次。她親自帶徒的24人中,12人取得技師職業資格、4人取得高級技師職業資格、3人在國際焊接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一名。
以實際行動踐行知識型“中國高鐵工人”的使命,孫景南帶領團隊完成6項科研項目,圍繞各個產品在試制和生產過程中完成技術攻關201項、成果轉化44項,創造經濟效益4050多萬元。2019年,工作室獲得了“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授牌。她參與編寫的《焊接結構生產》,成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培養指定教材。
當前,車體生產面臨智能化轉型,作為公司600多名焊工的“總教頭”,孫景南深感責任重大。為了給中國高鐵產業的工人隊伍輸送更多復合型人才,孫景南在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對學生也提出嚴格的要求。
每天,她在課堂上講授過的內容,學生必須焊出成品,孫景南管這個叫“過堂”。學生按照她教的操作手法進行操作,孫景南帶著面罩在后面看,檢驗合格后,當天的課程才算結束?!耙粋€人強不算強,所有人強了,才能代表企業、行業乃至整個國家水平的提升?!睂O景南說。
她將職業理想與中國軌道交通的發展緊緊“焊”在一起,成就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豐富了“中國制造”的內涵。
孫景南
中共黨員,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車體車間電焊工,高級技師,國際焊接技師,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江蘇省勞動模范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采訪手記:在實踐中淬煉匠心
32年如一日,直到今天,孫景南依然堅守在車體焊接一線現場。在中國軌道交通技術發展的黃金時代,她抓住機遇,淬煉匠心;在以復興號為代表的中國軌道交通客運裝備技術領先世界時,她沉下心來,組團育人。
面對工作毫不松懈,面對難關毫不畏縮,面對責任毫不遲疑。32年來,孫景南及其團隊焊接出的車輛經過各類涂裝后,成為一張張流動的亮麗名片,裝點神州、走向世界。
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勵著孫景南實現技術創新數百項,帶徒傳技打造團隊。作為新時代女性勞動者的卓越代表,她將繼續為中國鐵路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