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大廳。
長辛店二七紀念館外觀。
長辛店二七紀念館門口的等比例微縮蒸汽機車模型。
在中國,有一顆“北方的紅星”——長辛店。100年前,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這顆紅星勇立時代潮頭,為馬克思主義傳播、中國工人運動勃興、中國革命勝利作出重要歷史貢獻;100年后,這顆紅星歷久彌新、依舊閃耀。在建黨百年之際,筆者追隨著紅色星光,來到“北方的紅星”升起的地方——長辛店二七紀念館,探訪那段深深銘刻在中國革命史上的紅色印記。
初冬時節,一抹暖陽高照。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的古樸建筑與門口右側等比例微縮蒸汽機車模型相互陪伴,訴說著這個紀念館與鐵路解不開的情緣。
走進大廳,右側的墻壁上,毛澤東對長辛店工人運動的評價映入眼簾:“中國工人運動還是從長辛店鐵路工廠開始的?!边@是1956年3月6日,毛澤東在聽取時任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匯報鐵路工作時的感慨。初始星光微小,但從未弱小,點點微光聚成滿天星河,涓滴之力匯成滾滾洪流。20世紀初,在距離天安門西南方向19公里的長辛店,紅色沃土正孕育著工人運動的曙光。
在紀念館里,數百件紅色文物,默默講述著一場由京漢鐵路兩萬名工人用信仰凝聚起力量的抗爭。其中有一個教室的復原場景,讓人不禁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
1919年10月的一天深夜,一盞油燈映亮了長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學校教室墻面上的十個大字“寧為救國死,毋作亡國奴”,工人們在這間教室知道了勞動、團結、權利,知道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1月,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在長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學校的基礎上,創辦了勞動補習學校,在工人中間傳播馬克思主義。作為北京共產黨小組書記的李大釗曾兩次在這里授課。一次工人問他:“您給我們講講工人怎么當家作主?”李大釗挽起袖子在黑板上寫“工人”兩個字,當他問起工人們這兩個字合起來念什么時,課堂一下安靜起來,突然一位工人回答:“天!”李大釗高興地說:“天,就是你們工人,工人的力量比天大?!奔o念館墻上的一幅油畫還原了當時李大釗上課時的情景,就是這樣的一幅油畫,展示著共產黨人和鐵路工人教學相長、親密無間的關系。
回望百年,文物是對歷史無言的傾訴。在展柜中,兩件樂器非常顯眼。講解員介紹:“一把顏色發黑的胡琴、一面銹跡斑斑的書鼓,都有百年的歷史。這兩件樂器曾伴隨著鐵路工人傳唱著一首首歌謠,見證著長辛店工人運動從萌芽到輻射全國的光輝歷程?!惫P者跟隨著講解員的講解,仿佛穿越時空,走入了那個歌謠傳唱的年代。從為改良生活而呼喊的“如今世界不太平,重重壓迫我勞工。一生一世做牛馬,思想起來好苦情”到為爭取自由而高歌的“頭頂共產黨,懷揣革命心,手拿團結刀,別妻離子,死也光榮”,共產黨人教會工人唱這些樸實無華卻貼近生活的歌謠,最終啟發一大批工人堅定信念、懷揣信仰,跟著共產黨奔赴光明。
1923年,長辛店、鄭州、武漢的鐵路工人聯合起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爆發?;鸱N變為火炬,沿著鐵路線一路向前,照亮了鐵路工人信仰的天空。
為什么“北方的紅星”能從長辛店升起?筆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講解員說,這里歷史底蘊深厚,長辛店站的開設以及長辛店機廠的修建,為這里帶來工業文明的曙光,使之成為中國早期鐵路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工人的聚集地,當時的長辛店已有鐵路工人3000人之多。就這樣,在共產黨的引領下,這里火種初燃,微光匯聚,成了產業工人精神信仰之地。
“紅”是紅色,是工人們跟隨的信仰顏色;“星”是啟明星,指引著工人們前行的方向。在紀念館里,循著一件件展品,筆者仿佛走過了百年的歷程。在最后一間展廳里,很多參觀者在《北方的紅星》的短片中追思先烈,再悟“紅星”的內涵。
告別了“北方的紅星”升起的地方,心中的紅星更加燦爛。當我們風雨無阻向前進、闊步奮進新時代時,更要回望來時路,回望那無比耀眼的紅色精神之光。正是革命先烈的斗爭精神鼓舞著我們“越是艱險越向前”,激勵著我們跨過一溝再越一壑、翻過一山再登一峰,引領著我們接續奮斗、一往無前!
本文圖片由原梓峰攝